欢迎您来到山东淄博源润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

源润净水科技咨询热线:13884619120
当前位置: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行业动态 » 除磷剂对水体中磷的化学还原、吸附及氧化效果研究

除磷剂对水体中磷的化学还原、吸附及氧化效果研究

发布日期:2025年6月13日 点击:76
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,而磷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性因素之一。除磷剂通过化学还原、吸附和氧化等作用,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磷含量。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除磷剂(如铁盐、铝盐、钙盐、镧系化合物及新型复合材料)的作用机制,探讨了其在污水处理、湖泊修复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,并分析了影响除磷效率的关键因素(如pH、温度、共存离子等)。最后,对未来除磷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,以期为水体磷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。

关键词:除磷剂;化学还原;吸附;氧化;富营养化

1. 引言

磷是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,但过量磷进入水体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,引发水体富营养化,破坏生态平衡。目前,除磷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、化学法和物理法,其中化学法因操作简便、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。除磷剂通过化学沉淀、吸附、氧化还原等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磷,其效果受药剂种类、水体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。本文重点探讨除磷剂对磷的化学还原、吸附及氧化作用机制,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。

2. 除磷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

2.1 化学还原除磷

化学还原法主要用于去除高价态磷(如正磷酸盐),通过还原剂将高价磷转化为低价态或难溶性沉淀。常见的还原性除磷剂包括:

  • 亚铁盐(Fe²⁺):在酸性条件下,Fe²⁺可将部分磷酸盐还原为亚磷酸盐,同时生成Fe₃(PO₄)₂沉淀。

  • 零价铁(Fe⁰):具有强还原性,可通过电子转移将PO₄³⁻转化为不溶性磷酸铁,并吸附去除。

2.2 吸附除磷

吸附法依赖除磷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与磷酸根离子的结合作用,主要包括:

  • 金属氧化物(如Fe₂O₃、Al₂O₃):通过配位交换吸附磷酸盐。

  • 镧系化合物(如La₂O₃、La(OH)₃):对磷酸根具有高选择性吸附能力。

  • 生物炭及改性材料:通过表面官能团(如—OH、—COOH)增强吸附性能。

2.3 氧化除磷

氧化法主要用于降解有机磷(如农药、洗涤剂中的磷),常见氧化剂包括:

  • 过硫酸盐(PS, PMS):在活化条件下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(SO₄⁻·、·OH),分解有机磷为无机磷酸盐,再通过沉淀去除。

  • 臭氧(O₃):直接氧化有机磷,并促进混凝沉淀。

3. 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

3.1 pH值

  • 铁盐、铝盐:最佳pH范围为5.0~6.5,酸性过强会导致金属离子溶解,碱性过强则生成氢氧化物胶体,降低沉淀效率。

  • 钙盐:适宜pH>9,形成羟基磷灰石(Ca₁₀(PO₄)₆(OH)₂)。

  • 镧系除磷剂:在宽pH范围(4~10)内均有效。

3.2 温度

  • 温度升高通常促进化学反应速率,但过高温度(>40℃)可能破坏吸附剂结构。

3.3 共存离子

  • 阴离子(Cl⁻、SO₄²⁻):竞争吸附位点,降低除磷效率。

  • 有机物(腐殖酸):可能包裹活性位点,抑制吸附。

4.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

4.1 污水处理厂除磷

  • 铝盐(如PAC):投加量20~50 mg/L时,除磷率可达90%以上。

  • 铁盐(如FeCl₃):成本低,但易导致出水色度增加。

4.2 湖泊修复

  • 镧改性膨润土(Phoslock®):长期控磷效果显著,已在美国、中国等多个湖泊应用。

4.3 工业废水处理

  • 电镀废水:采用Fe⁰+H₂O₂体系,结合还原与氧化作用,总磷去除率>95%。

5. 未来发展趋势

  1. 多功能复合材料:如Fe-Mn氧化物/生物炭,兼具吸附与催化氧化能力。

  2. 绿色除磷剂:基于天然矿物或废弃物(如赤泥、贝壳)的开发。

  3. 智能控释技术:缓释型除磷剂,延长作用时间。

6. 结论

除磷剂通过化学还原、吸附和氧化等多种途径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磷,其效果受pH、温度、水质等因素影响。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,发展低成本、环境友好的除磷技术,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体磷污染问题。
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

点击排行榜